資料來源:Yahoo奇摩新聞 台灣新生報 記者 王輝丹 2019年10月30日 上午12:00
齲齒(蛀牙)是牙科兩大最常見的疾病之一,造成蛀牙的四大原因包括牙齒、食物殘渣、細菌、時間。常見刷牙、潔牙、使用氟化物、智齒阻生四種預防方法,治療有填補、根管治療兩種。
台安醫院牙科醫師洪偉倫表示,牙齒的牙釉質(琺瑯質)雖然是全身最堅硬的構造,卻怕「酸」侵蝕。食物殘渣經過口內的細菌分解、發酵會變成酸性物質,這些酸性產物停留在牙齒上一段時間後,會導致牙釉質或牙本質鈣質流失(脫鈣),甚至傷及牙髓神經而造成蛀牙。
預防的最有效的方法是進食完後馬上潔牙。利用牙刷刷牙,還需要同時搭配牙線或牙間刷等工具,將牙齒上的所有表面、包括牙縫、舌頭上等口腔中所有的食物殘渣和細菌清潔乾淨。
平時定期使用含氟牙膏、含氟漱口水、專業塗氟等來強化牙釉質對酸的抵抗能力。智齒通常一般人共有四顆,即上、下顎骨的第三大臼齒,智齒阻生也會造成讓牙縫清潔不到,引發蛀牙,所以在預防上也要注意。
洪偉倫指出,當牙齒因齲齒造成蛀蝕後,已無法自我修復,必須盡快就診,否則齲齒將繼續愈蛀愈大洞。早期用銀粉填補比較多,現在常見的填補材料是複合樹脂,以及鑄造金屬或陶瓷等鑲體,相較銀粉更健康安全。
已傷及牙髓神經時,須配合根管治療(抽神經)才能解除神經疼痛;根管治療後的牙齒,視其齒質缺損程度,可能會建議做固定假牙以提供更多的牙冠部保護。
宜蘭達文西牙醫診所院長-吳權倫醫師表示,牙齒的構造從外到內為:琺瑯質、象牙質、牙髓,當蛀牙穿透琺瑯質到達象牙質時,牙齒便容易感到痠軟疼痛,應盡快就醫,把握治療的黃金時期,若蛀牙深入牙髓,可能就需要使用根管治療的方式來保留牙齒,達文西牙醫關心您。